一个人意志力特别强是什么体验?
我有一个切身体会到的道理相信可以帮到诸位,那就是做事要重视客观原因。
原来我上学的时候总被老师教训,老师让我做自我反省,我说了一通以后,老师冲我吼到:“多从你自己身上找问题!少强调客观原因!”
老师的怒吼让我逐渐产生一种误会,那就是客观原因并不重要,主观因素才是决定一切的,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我发现并不是这样。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我之前想要减脂,于是就特别注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一日三餐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吃米饭,馒头,面条一类的主食还有各种甜食,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水,这种饮食方式果然让我以非常快的速度把体脂率减了下来,也就半个月的时间,我走路都得双手插兜,要不然裤子就会往下掉。
可是后来不知怎的,我突然控制不了自己了,总是在各种场合下吃米饭,面条,可乐,冰激凌和威化饼干,然后身材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胖了回来。
我就忍不住琢磨,我这他妈是怎么了?怎么之前的习惯保持不住了?后来我灵光一闪,发现生活中发生的最大的一个变量是,我老婆出差回来了。
这件事的底层逻辑是这样的:
人的意志力每天是有定值的,你早上起床的时候,意志力会被充满到100%,然后随着你开始一天的生活,各种阻力就会开始侵扰你,你每克服一次阻力,你的意志力就会被消耗一点,当你的意志力枯竭的时候,你就会崩溃并且妥协:“嗨,明天再开始减肥吧。” “啊,明天再看书吧。” “上Steam看看应该没什么大碍吧。” “这次就休息吧,下次训练再补回来。”等等。
其实意志力不是这么用的,意志力的作用和防弹衣很像。防弹衣的作用是当你不小心被子弹意外打中时,它有可能救你一命,而不是说你穿上这防弹衣就可以大大咧咧地往敌人的枪口上怼了。
意志力也是这样,它可以在你日常生活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力时帮你克服一次,而不是任由你把自己置身于阻力的风暴中让它帮你遮风挡雨。如果你这么做,你的意志力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然后各种阻力就会彻底地停滞你。一个本应拿着全额奖学金去斯坦福进修的俊逸青年,很可能会因此堕落成一个窝在沙发上,浑身堆满麦当劳薯条刷《文明6》的死肥宅。一个本应在外企得到晋升的白领,很可能也会因此堕落成一个由于业绩太差而不得不收拾铺盖的loser。
所谓的重视客观原因,就是要绕过那些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坑,把那些阻力提前排除在生活轨迹之外,那些意想不到的阻力再交给意志力去处理。
回到我减肥的那个例子,在我老婆回来之前,我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那些餐厅,快餐店,甜品店我根本就不去,根本就不给它们阻止我减脂的机会,这样一来意志力可以节省下来用来对付诸如同事分零食,晚上办公室聚餐,朋友过生日分蛋糕等突发情况。
但是我老婆出差回来以后,我失去了对我生活的控制,我早上得送她上班,得确保她有早餐吃,我只好去便利店给她买早餐,啊,这个雪顶卡布奇诺看着挺好的......晚上下班了,她发微信给我:“看电影吗?” 我哪敢说不看,就说好吧,然后进场之前她挽着我胳膊说:“能吃个冰激凌么?就奥利奥麦旋风那种冰激凌就行。” 我于是又去了麦当劳...晚上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服务员问:“您要几碗米饭?”我老婆说:“两碗。” 然后咣的一下,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就摆我眼前了。就这样我的意志力很快透支,没多久就肥了回来。
减肥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日常生活中困扰我们的各种情况都有着相同的底层逻辑。
你之所以高数挂科,客观上是因为你一回宿舍就发现你的舍友们已经开好黑等你进房间了。或许你应该注销自己的账号,然后把电脑先搬回家一段时间。
你之所以减肥总是失败,客观上是因为你错误地选择了一家离你家太远的健身房,同时你还有个馋嘴的女朋友和一个厨艺高超的老妈。或许你应该重新选个距家较近的健身房,在见女友和老妈之前多吃一些不会发胖的蛋白质食物,吃到饱。
你之所以报表写不下去,客观上是因为你办公室里有一群特别八卦的同事,他们聊天时总是逼你也发表点意见。或许你应该买个笔记本,到附近的咖啡厅或者图书馆继续写。
你之所以在办公室的状态像梦游一样,客观上是因为空气太差,你呼吸道感染所以整宿整宿地咳嗽睡不着觉。或许你应该给家里装个新风系统,然后再找大夫开点处方药。
你之所以论文看不进去,客观上是因为手机就在你旁边,你每隔一会就忍不住想刷一下朋友圈。或许你应该把论文打印出来,然后不带手机换个地方看,之所以要打印出来是因为如果你用笔记本电脑看,你会忍不住打开浏览器或者Steam。
以上这些问题,你单纯地用意志用主观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就算解决了,成本也非常的高。
找客观原因并不是软弱,也不是找借口,而是实事求是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将我们可以预计到的阻力和障碍排除在我们的行动轨迹之外,不做无谓的纠缠,减少无谓的消耗。
当我们把一切客观条件都理顺了之后,那才是我们使用主观力量确保我们可以大显身手的时候。
,高一年级倒一,高三高考全省13。北大本硕。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高中三年虽然痛苦且迷茫,但依旧极其坚定
今天我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
因为我一开始就想的清楚:我只要顶配的人生
因此在人生的每一关、任何一步都不能有差错
我只能认真计划 步步为营 强制执行,最终必达结果如果达不到,那我就在这一关反复磨,直到达到我满意
学历是人生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我可以慢 我允许自己哭 我能崩溃 我可以复读 我可以不睡觉 但我不能不达成
因为我知道,如果这一步都实现不了,未来的人生只会更难
我不想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让自己妥协,妥协成为一个平庸或者碌碌无为的人,草草一生
高考是最公平且只需要努力的事
未来可能还有无数需要聪明智慧,需要心力,资源和各种能力的事情
.
与其说高考是一个分水岭,不如说我觉得更像一种磨砺
磨砺的是坚韧,是自己的意志力,是不轻易放弃以及对自己人生高度的坚持
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我觉得更多的是因为优秀的人对自己持续的高要求
和决不言弃的远大目标
而这样的人有目标且有行动力的时候,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
.
杨幂离开嘉行,从没有人怀疑杨幂的发展会不会不好,但更多人担心嘉行离开杨幂要倒
因为大家对杨幂的认知是:
她做事,必成
和资本勇敢签对赌协议,3年超额赚了4亿,一年拍了11部戏,一手把嘉行市值从2000万拉到几十亿
工作到4点也要定好闹钟不能放纵,怀孕期间也不休息
感情生变可以随时买单潇洒离场,继续搞事业
任何杀不死她的都会让她更强大
纵然是自己一手做起来的公司也有底气随时离开,从头开始
无关乎命运,也许换一个人早都向命运低了头
而这些历史上的坚韧和必达目的证明了,她这样性格的人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归根结底都是“自我预言”的实现罢了,只要你认为自己会成为这样的人,心之所向,事则必成
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野心,蓬勃的野心➕持久的耐心=王炸
'